我所感佩的是,不只是感受了他文字的力量。我又因为读了其中的文章,而更加觉得受用不尽。那期刊载了三篇文章,包括:彭明敏的《全体主义的迷惘》,叶石涛《台湾的乡土文学》,以及郭松棻的《论沙特哲学》。从这些文字,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自由主义。李敖知道彭明敏内心的台独思考,却愿意让他发表。也知道叶石涛对台湾文学的向往,尤其叶石涛在文中清楚表示,希望在有生之年写出一部《台湾乡土文学史》。

他的自由主义,绝对不是只停留在静态的文字与思想,而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实现。我只想举一个真正的实例,那就是在1965年他主编的《文星》第98期,真正感召了我。那期之遭到查禁,是因为他强烈批判国民党的特务官僚谢然之,因为党的言论干涉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。李敖以跨版面的社论,对国民党进行彻底的批判。他终于让我这一个来自南部的大一学生,全然发生了大震动。

这些思考方式,都与李敖的政治立场有所扞格,却都能够在《文星》并列发表。他以真实的行动来支持言论自由,在荒凉的1960年代,可以说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他相互比并。自由主义在台湾能够形成传统,始于胡适与雷震创办的《自由中国》,李敖则是予以发扬光大。

李敖的文字可能是静态语言,但是他唤醒了多少心灵。在那荒凉苍白的年代,仅凭一支笔就能抵抗当时的邪恶体制。他的文字似乎使国民党无法抵挡,唯一让他沉默的方式,便是逮捕他、羞辱他、矮化他。如果读了他的《李敖回忆录》,其中记录的刑求方式,简直是匪夷所思。他为他的言论付出惨烈代价,恐怕不是说风凉话的后人所能想象。他必须为自己所写的每句话负责,那种毫不逃避的态度,正是自由主义的核心精神。

(台湾作家)

我愿意纪念他,是因为他为台湾、为这个时代创造了巨大格局。他有太多的旁枝末节供人挑剔,说什么他为中共说话,说什么他有太多桃色新闻。无论如何,他一生都在台湾度过,而且也在台湾去世。小小的海岛,绝对有足够空间接纳他。就像鲁迅说的,一个有缺点的战士,毕竟是战士;一只完美的苍蝇,毕竟是苍蝇。李敖是我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,所有的争论与所有的突破,都在他生命里可以找到最佳诠释。(文内小标为编者所加)

李敖在台湾社会的纵横,终其一生。即使他走到生命尽头,也不要接受任何治丧仪式。他抗拒所有的虚伪,更抗拒一切的世俗规矩。在病床上缠绵那么久,却依然保持着背道而行的姿态。许多人无法接受他非典型的行事风格,更无法理解他真性情的言论。对我的时代来说,如果论坛与政坛没有他,可能会寂寞许多。到今天,我还是尊敬他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坚持。

李敖是我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,所有的争论与所有的突破,都在他生命里可以找到最佳诠释。

李敖让我无法忘怀的文字,可谓不计其数。尤其在1982年发生的李师科事件,李敖的仗义执言,更是令人动容。李师科是一个老兵,当年他持枪闯入土地银行,夺走500余万元。李师科事后被逮捕,也立刻执行了枪决。李敖为他写了一篇《为老兵李师科喊话》,彻底揭露国民党是如何剥削老兵,又是如何用完即丢。在那威权时代,当整个社会只能听命于国民党的片面谴责之际,只有李敖挺身而出,为多少被政权牺牲的受辱者进行雄辩。他不只是为李师科说话,也为许多受难者发出声音。他的背后没有任何党派的支撑,完全是单枪匹马站在国民党的对立面。

用文字唤醒心灵